联合石化美国油价下跌-联合石化美洲有限公司
1.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2.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3.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4.润滑油的其他
为何油价下跌消费税要上调?谢谢
一、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短时间内,国内成品油消费税为什么接连上调?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际,中国选择在国际油价跌破60美元大关之际再度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其背后政策意图值得关注。
“提税对外释放出中国借助强化消费税杠杆作用,实行更强硬节能减排政策的信号。”财政部财科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说。
一个月前,中美两国元首对外宣布了各自2020年后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到20%左右。绿色发展的承诺需要更严厉的节能减排举措来支撑兑现。
“半个月内两次上调消费税的原因,首先是考虑趁着国际油价连续下跌的窗口期;其次,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没有上调到位,没有达到两部委之前设定的调整目标,所以才会短期内再次调整。”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汪德华说。
根据汪德华的说法,消费税目前实施的是消费税暂行条例,尚未上升到税法,所以只要报批准,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就可以进行调整。
二、油价再跌,还会提税吗?
如果油价再下跌,成品油会第三次提税吗?成品油消费税与油价会由此挂钩,成为一种常态化调整吗?将来油价涨起来,消费税会下调吗?
刘尚希认为,目前没有形成成品油消费税和油价挂钩机制的迹象,两次提税主要还是出于减少燃油消费的考虑。“消费税率会不会再次调整不好说,取决于环境的改善。”
也有观点认为,通常国内油价如上涨到130美元,则成为国家采取应对措施的价格“天花板”。鉴于目前国内油价已大幅下跌,两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是否意味着目前油价也已跌到“地板价”值得关注。
三、成品油税负将增加多少?
有分析师表示,消费税税率再度提高,中国油价税负比例继续上升,汽油税负比例达到40%。以山东93号汽油为例,在上次消费税税率提高后,汽油零售价格中税负占比达到35%左右,此次再度提高,汽油税负占比已达到40%左右。
成品油税负水平一般是用成品油流转税占油品含税零售价格的比重来衡量的。我国成品油中的流转税主要有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附加,消费税的上调将带动其他税费的增加。
经过此次调整,据粗略测算,以目前北京92号汽油6.63元/升价格计算,车主购买1升汽油缴纳的税费约为2.56元。其中包括增值税0.93元、消费税1.4元、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共计0.23元,总税负比重为38.6%,此前汽油流转税税负为34%。
在两次调整之前,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元/升和0.8元/升,经过两次调整后,汽、柴油的消费税单位税额分别为1.4元/升和1.1元/升,上调幅度分别为40%和37.5%。
根据中国石化(5.76, 0.00, 0.00%)经济技术研究院去年3月份测算,汽油税收占最终零售价格的比例,中国大陆为30.46%,美国为11.22%,德国为56.92%,日本为39.30%,中国台湾为26.31%。汪德华表示,从目前国际成品油税负水平来看,我国的税负比重不如欧洲国家,但比美国等国家要高。短期内成品油消费税应该不会再上调了。
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倪红日表示,国家应当从整体战略上做考虑,明确和控制好油价和税收的比重关系,设立长效机制,并且在进行调整的时候要有标准,要向公众解释清楚。
四、为何汽油消费税升幅更大?
分析师表示,本次价格调整,恰逢消费税再度提高,而政策调控的幅度不同,彰显了国家改革的调控方向。在累加上一轮消费税的幅度后,汽油单位税额上涨0.4元/升,涨幅高达40%。柴油单位税额上涨0.3元/升,涨幅小于汽油。
分析师认为,汽油消费税涨幅大于柴油,主要是受私家车保有量持续上涨影响,为了引导消费者节约能源,缓解交通压力,而使用财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当前国内经济复苏缓慢,作为工业命脉的柴油消费税上涨幅度小于汽油,不排除国家为经济复苏做出的适当让步。本次消费税改革是在上次调整的五年后,虽不排除继续调整的可能,但短时间内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五、税费和油价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在国内加油时,油价中除了包含成品油本身的价格外,还包括诸多税费,而具体交了多少税费,许多人是不知道的。为什么不能清晰地向消费者列明价、税?甚至有人提出,我国消费税应该采用价外税的形式。
刘尚希表示,我国现行的流转税中,除增值税是价外税,其他包括消费税在内的流转税都是价内税。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优劣之分,世界上实行增值税和消费税制度的国家,一般都是将增值税设定为价外税、消费税设定为价内税的形式。
列明价、税,使消费者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购买的商品中负担了多少税,实质上是“价税分列”的概念。价税是否分列与采取价内税和价外税没有必然联系。价内税也可以实现价税分列,价外税也可以价税合一。目前,其他国家价税分列的通常是增值税、消费税,还未发现有国家将消费税单独列示。
六、成品油提税与公路收费是否有重复征收之嫌
此前我国首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后,有人提出质疑:当前多条高速公路仍然收费,是否与成品油消费税形成重复征税?
就此,刘尚希表示,2009年成品油税费改革实施后,财政部下发《关于公布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涉及交通和车辆收费项目的通知》,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取消了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水路运输管理费、水运客货运附加费六项收费。同时,逐步有序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他解释说,成品油税费改革,以税替代的是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高速公路收费等其他道路交通收费不属于取消范围。因此与成品油消费税不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
国际油价的波动对汽车行业的影响有多大。
汽车产业的诸多环节均与石油密切相关,因此,油价波动对汽车产业造成了直接的冲击。同时,油价波动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更加突出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使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本文将从油价波动入手,深入分析油价波动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油价,汽车产业,产业结构 一、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价格倒挂现象愈加严重,由此引发的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呼声空前高涨。国家发改委经过综合考虑国际市场油价波动的压力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决定从2007年6月20日起将汽油、柴油价格提高1000元/吨,航空煤油价格提高1500元/吨,液化气、天然气价格保持不变。汽油和柴油的全国平均零售基准价分别由每吨5980元和5520元调整为6980元和6520元;全国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吨7540元和7040元;折合每升约分别提高0.8元和0.92元。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5950元调整为7450元。此次国家上调成品油价格,涨幅达16.1%,成为历来价格上调幅度最大的一次。国际油价的波动给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多家汽车企业均在油价上涨带来的压力下苦苦挣扎。汽车企业纷纷调整企业战略,于是,中国汽车产业继2004年之后进入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期。 二、我们汽车产业结构存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汽车产业存在诸多结构问题,其中,组织结构不合理是比较突出的问题。我国的整车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00家,2003-2006年间,一汽、上汽和东风这三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由2003年的49.3%下降为46.2%。此外,由于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因此,低技术含量、低档次的汽车产品尚有市场,导致众多小企业拥有存活空间。一旦中国汽车产业逐步与世界接轨,小企业必将遭到淘汰。在产业结构方面,零部件发展滞后于整车生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产品的产销比例相对较小,与我国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符;在市场结构方面,近两年,汽车出口虽蓬勃发展,但占据的国际市场份额依然很少,且出口地多为经济不发达地区;在产业空间结构方面,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若干个小而全的配套体系,这种情况与世界汽车产业相对集中的倾向背道而驰。三、油价波动对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影响1油价波动刺激汽车企业调整内部产业结构 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工业原料,原油价格波动不仅会影响下游所有产业的利润,同时还将带动各种产品价格的波动。造成中国企业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影响。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不能全部或大部分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出去,各行各业的盈利水平就会因此下降,甚至导致严重亏损。 价格倒挂将导致利润更多地向上游行业转移,下游企业的利润将进一步被挤压。汽车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压力,然而在需求疲软的市场环境下,上游工业产品出厂价的不断攀升使下游汽车企业苦熬的日子变得更加漫长。在食品、日用品等行业纷纷上调旗下产品价格的大潮下,汽车行业却不敢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轻言涨价。2 油价波动暴露了中国汽车企业的“软肋” 我国汽车企业产品结构调整相对滞后,升级换代及技术进步缓慢。高油耗车型产销比例过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车型比例相对较小,作业类专用车技术水平与国际同类产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运输类专用车由于技术水平和门槛不高,产能过剩。 我国汽车企业难以与国际接轨的主要原因在于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过分依赖引进技术发展产品。一般来说,国际上汽车研发费用会占到总成本的5%,素以技术先进闻名的奥迪集团的投入超过了汽车成本的6%。连一些零部件企业,如德尔福,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都超过了20亿美元。已经遥遥领先的国际巨头们尚且如此,自主品牌企业由于在技术上缺乏积淀、开发上缺少系统化、人员上缺乏丰富经验,自然要付出大得多的努力。3 油价波动暴露了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缺陷在油价波动、国家政策调整等因素的作用下,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从近几年国内公布的数据统计看,目前,中国的汽车整车企业有130多家,数量之多名列世界前茅。中国的国产汽车品牌已经超过了80个,而在汽车业最发达的美国市场,只有47个本土汽车品牌。而中国的汽车行业兼并重组似乎比海外企业的收购难度要大得多。在中国十大汽车企业中,除了吉利汽车是民营企业,其余都是国有企业。四、中国汽车产业结构的发展前景综上所述,在油价波动的冲击下,中国汽车企业内部经济的变化必然引起汽车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一方面,一些盈利能力差,资金缺口大,融资方式单一的企业将难以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下生存;另一方面,大企业集团为了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扭转主要向经济不发达地区出口整车的局面,需要通过联合和扩张扩大企业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基于上述原因,中国汽车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通过并购战略,将中小企业与大企业集团整合,把企业做大做强;第二,通过强强联合整合大企业集团在资金、人才、技术上的优势,带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我想了解自2000年到现在的石油股价涨幅情况
由于美伊战云密布,加上委内瑞拉发生罢工,国际油价在元月21日一举创
出两年来新高,达到每桶31.21美元,二月原油期货合约同时飙升,一举突破
了每桶35美元的大关。而欧佩克前主席曾警告说,如果美国打响伊拉克战争而
伊拉克又放火烧毁其油田的话,国际原油价格可能会升至每桶100美元。
油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一是欧佩克增加的产量不足以填补委内瑞拉出口锐
减造成的供应缺口;二是市场担心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将影响来自中东地区
的原油供应。只要这两个因素存在,2月份油价就可能涨到每桶35美元或更高
,而一旦美国对伊动武,油价可能会超过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创下的每桶40美
元。
国内产油股企业股价已经闻风而动,元月21日,辽河油田揭竿而起,一度
涨停,中原油气和石油大明也紧紧跟随。元月24日,石化股发力, 上海石化
以涨停报收,扬子石化也有6%以上的涨幅。
那么,国际油价上涨的时间会持续多久?国内成品油价格会否大幅上涨?
相关上市公司所受影响有多大?
大多分析人士都认为,一季度国际油价将持续目前每桶30元左右的价格。
一方面,欧洲与北美目前正处冬季,原油需要量较大,另一方面,由于伊拉克
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国都在加大石油储备量,因此,原油价格短期
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一旦战争暴发,油价很可能出现瞬间冲破每桶40元的情
形。
不过,这种局面不可能持续太久,欧佩克决定从2月1日起,除伊拉克外的
10个成员国将每天增产原油150万桶,使日产最高限额从2300万桶增加到2450
万桶,不过,这对稳定国际油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现代的战争特点是
准备充足,时间不长,比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仅在很短的时间报价达
到了40美元/桶,很快就回落到正常水平,而在伊拉克和科威特战争期间,国
际油价也在10多美元/桶之间徘徊。这是因为产油国目前的协调能力很强,能
够在战争期间控制价格。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国际油价目前应处于其波
动周期的顶部。
至于国际油价走势对国内油价的影响,有分析人士认为,国内油价爆涨可
能性不大,根据以往的经验,即使美伊战争爆发,国内油价也未必跟随暴涨,
如在海湾战争期间,国际油价达到每桶40美元,国内油价也没有很强的反应,
在伊科战争期间也没有出现国内油价暴涨的局面。
这是因为尽管石油价格已经和国际接轨,但是目前还属于国家可调控管理
范围。
翻开近3年来国内汽柴油价涨跌记录,发现90号汽油零售价最低时为2.29
元,最高时为3.10元。跌幅最大时达两位数,为10.7%,而涨幅最大时仅为9%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因为国内已建立分步到位的汽柴油价涨跌调控机制,
且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原油和成品油库存已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如果开
春美伊开战,国内汽柴油价也只可能跳“小步舞”———逐步、小幅调整。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在相关的上市公司中,原油开采企业将成为国
际油价上涨的最直接受益者,如中原油汽、石油大明、辽河油田,中国石化由
于有70%的利润来源于原油开采,今年一季度业绩也将受益。另一方面,原油
价格上涨,会使国内的炼油厂和石化厂感觉到成本压力,因为原油是作为原料
,如果不将这种成本转移出去的话,这些炼油厂和石化厂的利润空间就会减少
。从这种角度来说,炼油与石化类上市公司所受的影响,充满了不确定性。
(水 木)(证券时报)
美伊战争对油价影响深远
“美国攻伊”是“打击庄家” 翻开1979年以来的世界油价走势图,可以
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近25年来世界油价的几次大起大落,都与伊拉克有着直
接的关系。 为了谋求对海湾地区———这个“世界油库”的支配权,
伊拉克先是在1980年9月发动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之后又在1990年8月
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危机”。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与目前正在发生的“
美伊危机”,无一例外地造成世界油价的巨幅波动。如果把“世界油价”当作
一只股票,那么伊拉克无疑是其中最出名的“庄家”。
今后3年油价重心下移 如果美国战胜并控制了伊拉克,世界石油市场的
力量对比将发生根本改变,可能形成OPEC、美国利益集团(包括伊拉克、英国
等)与俄罗斯(包括前苏成员)三强各占37%、20%与15%的局面。在美国的
控制下,如果伊拉克的原油日产量每增加150万桶/天,OPEC在世界石油市场的
份额就将下降2个百分点, OPEC成员为了稳定各自的石油收入,可能选择“价
格战”。(李 晨)
石油石化股闻风而动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慎买石油股
欧美市场石化股的走势,不会简单重现于国内股市。
从市场环境分析,国内股市目前尚处于熊市之后的平衡市,整体略微偏弱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价格高于30美元/桶,继续大幅上涨的空间有限,因为
就算上涨到40美元/桶以上,价格变化率也就30-40%,根据对英美市场的历
史表现分析,在“高位上涨段”买入石油股,就算油价仍有30-40%的涨幅,
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水平也比较低,并且风险比较高。所以,在目前原油价格处
于30美元/桶以上的高位时,应慎买石油股。
石化股影响各异
中原油汽、辽河油田、石油大明作为原油开采企业,将直接受益于油价上
涨,其近期的股价也有提前反应的迹象。但由于原油价格上涨,中下游石化产
品的价格亦会上涨,其对石化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原油价格与中下游石化
产品的价差变化上。
数据显示,原油价格高时,价差水平未必低;而原油价格低时,价差
水平未必就高。
目前,国内石化企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纯炼油的企业,如茂名
炼厂、石炼化、锦州石化等;一类是纯化工业务的企业,如齐鲁石化等;还有
一类就是综合石化,即有炼油又有化工,比如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
对于单纯的炼油企业而言,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原油与成品油价格的价
差,一般可以通过将成品油出厂价,按不同油品产量进行加权平均,减去原油
成本,得出炼油价差。国内炼油价差在2002年逐季走高,预计2002年炼油股业
绩将有明显提升,大炼厂将更为明显,比如茂炼转债,2002年中期为-0.044
元/股,三季度为0.06元/股,全年预计为0.20元以上,上升态势明显。值得注
意的是今年1月份,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作调整,炼油价
差环比下降明显,可见油价上涨对炼油企业的影响可能较为负面,当然炼油业
同比仍增长了18%,可继续谨慎看好。
对于纯化工业的企业,影响其效益的关键是石脑油与中下游石化产品的价
差,石脑油,又名化工轻油,是炼油的产品、但却是化工的主要原料。各主要
石化产品与石脑油的差价在2002年下半年以来,逐季增长明显,2003年1月,
继续保持明显增长的态势,所以,目前可看好纯化工业务的盈利前景。值得注
意的是,齐鲁石化主营产品聚乙烯(HDPE、LDPE等)的化工价差在2002年2季
度冲高后,3、4季度持续下降,预计2002年公司业绩将可能出现亏损,但是
2003年1月,聚乙烯等产品的价差水平迅猛增长,预计公司2003年盈利将有明
显改观。
对于综合类石化企业,2002年主要得益于炼油价差的上涨,业绩普遍出现
大幅增长,2003年,预计将主要凭借化工毛利的提升,来推动盈利水平继续增
长。2002年,上海石化与扬子石化,分别大幅扩张了炼油产量与乙烯产量,大
幅增长的产能,不仅会带来商品量的增长,而且降低了单位成本,提升了毛利
水平。所以,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综合类石化股今年的盈利前景可继续看好
西方经验油价升不一定带动股价升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晨
为了研究油价上涨对石油股的影响,我们选取20年内3次油价主要的上涨
阶段:“1990年6-10月”、“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与最近的“2002年1月
-2003年1月”。
我们将上述三个时间段按照原油价格涨幅的中间值,分别分为“低位上涨
段”与“高位上涨段”两段,例如,将1999年1月到2000年9月的持续大幅上涨
阶段,以涨幅中间值23美元/桶价格分为“低位上涨段”(即从11美元涨到23
美元)与“高位上涨段”(即从23美元再涨到35美元)两段。
现将这6个上涨阶段的原油价格涨幅,以及英国与美国市场石油股指数的
绝对收益率与相对收益率水平,分别列于下表。我们认为上涨中的石油价格与
石油股价格存在以下两条简单的规律,即推动石油股价格的是“原油价格变化
率”而非油价本身,此外,不同的市场环境下,石油价格对石油股价产生的影
响也会不同。
原油价格变化率决定石油股价
在上述三个油价上涨阶段中,不论英国市场,还是美国市场,不论是绝对
涨幅,还是相对涨幅,“低位上涨段”对应的石油股指数表现,均优于相应的
“高位上涨段”。此结果表明,影响石油股指数收益率的主要是———“原油
价格的变化率”而非实际的原油价格数值。这一点,在比较石油股指数的绝对
涨幅中更为明显,比如在上表的2组中,低位上涨段与对应的高位上涨段相比
,前者的原油价格涨幅是后者的两倍,与英美石油股指数绝对涨幅对应的比例
相近,均为2倍左右。
当油价高于28美元/桶以上,英美市场石油股指数普遍出现“滞涨”。比
如1990年的8-10月,以及2002年的11月至今,均出现原油价格在30美元/桶以
上继续冲高的过程中,石油股指数却出现“滞涨”的情况,如果原油价格高位
震荡中出现阶段性回调,出现负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将会随之下跌。
市场环境的影响
不同的市场环境,石油股跑赢大盘的表现也不同。
牛市中,油价大幅上涨,轻易的推动石油股跑赢大势,以2组数据为例,
其中“低位上涨段”由于更高的变化率,石油股指数相对涨幅是“高位上涨段
”的3倍(超过变化率倍数);
在熊市或弱平衡市中,只有油价处于“低位上涨段”时,才能有效的推动
石油股跑赢大盘。以1组与3组数据为例,“低位上涨段”对应的油股指数相对
表现,要远远强过“高位上涨段”的表现。
只有在“低位上涨段”买进石油股,才能更有效地跑赢大势。也就是说,
在平衡市或熊市中,就算预期油价将大幅上涨,在30美元/桶以上高价区买进
石油股的收益率也比较低。
海湾战争时期油价与英国油股表现
不论从任何角度衡量,与目前“美伊危机”情形最具有可比性的,无疑是
12年前的那次“海湾战争”。
“海湾战争”前后,正是欧美市场的熊市,美国市场标准普尔500指数,
从1990年6月的370点左右,一路下跌至1991年1月海湾战争爆发时的310点,半
年跌幅16%,这一点,不仅与现时欧美股市相近,而且也与中国股市相近,国
内证券市场亦从2002年6月的1700多点,下跌至目前的1450点左右,跌幅也在
16%左右。
所以,分析1990-91年间的那次“海湾战争”前后石油股指数的收益率情
况,对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我们选择英国的石油股指数作为研究对象。
我们假设分别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的一周、半个月、一个月
或是三个月、半年等时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数,并且分别持有到1991年的1月
10日或者1月24日,即在战争爆发前后各一周的时点上,卖出石油股指数。
研究上表,有两点参考较有价值:买入时机宜早不宜晚。只有在开战前6
个月以前,即在1990年7月底前,买入石油股指数,可以获得相对大盘为正的
收益率,而在战前3个月到战前一周买入石油股指数,其绝对与相对的收益率
均为负数;介入时,油价水平宜低不宜高。
伊拉克的产量增长将改变世界石油供需关系 单位:万桶/日
平均增速%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82-01 92-01
世界需求 1.14 1.46 7750 7860 8050 8250
世界供给 1.16 1.47 7600 7720 7950 8080
伊位克产量* 150 300 500 750
预计世界供给富余* 0 160 400 580
美伊战争三种预期对油价的影响 单位:美元/桶
情形 概率 未来3-5年油价运行区间 油价中枢
A 战争没有发生 25% 18-24 21
B 战争了,但美国没赢 5% 22-28 25
C 战争了,但美国赢了 70% 17-21 19
平均期望 17-21 19.8
2002-2006年布伦特原油均价预测 单位:美元/桶
2002F 2003F 2004F 2005F 2006F
原油均价区间 24.9 20-23 17-21 16-20 18-22
四家采油股基本情况
名称 代码 简要点评
辽河油田 000817 公司总股本11亿,流通股本2亿,年原油产量在80万吨左右,所
产原油油质偏低,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杜里原油.2001年EPS
为0.32元,2002年预计为0.38元,同比增长18%,由于目前油价
水平远远高于2002年1季度的水平,预计公司今年1季度业绩
同比仍有明显的增长
中原油气 000956 公司总股本8.16亿,流通股本2.04亿,年产原油60万吨左右,
所产原油油质较高,国际参考油价为印尼米纳斯原油.2001年
EPS为0.624元,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平.预计公司今年1
季度业绩同比明显增长,而全年业绩同比下降
石油大明 000406 公司总股本3.64亿,流通股2.66亿,年产原油约40万吨,所产
原油油质适中,国际参孝油价为印尼辛塔或米纳斯原油。
2001年EPS为0.55元(送股摊薄后),预计2002年基本与上年持
平或略低.1季度与全年判断同上
中国石化 600028 公司总股本867亿,流通股A股28亿,年产原油3800万吨,而且
具有1.3亿吨/年原油加工能力.原油总体品质中等,国际参考
油价为印尼辛塔原油.2002年业绩预计为0.165元/股,2003年
预计将受益于化工毛利的上升,业绩同比增长10%左右
近20年内油价涨幅较大阶段英美油股指数的表现
组别 时间阶段 原油价 油价 英国市场指标涨幅% 美国市场指标涨幅%
格起止 涨幅%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 油股指 油股指
数绝对 数相对 数绝对 数相对
1低 90.6-90.8 15to28 81 -6.9 8.3 15.2 -7.5
1高 90.8-90.9 28to41 46 -9.7 -8.7 1 -5
2低 99.1-99.10 11to23 110 4.8 25.4 18.6 -4.4 12 6.7
2高 00.1-00.9 23to35 55 5.8 11.2 6.5 5.5 6 2.5
3低 02.1-02.5 20to26 30 -0.6 7.9 8.3 -6 6.2 12.5
3高 02.5-03.1 26to32 23 -27 -29 -2 -16 -17 -1
注:以上六个时间段,最近20年来主要的几次油价上涨阶段,其中时间阶段1
和2为海湾战争时期;原油价格指布仑特原油价格,油价涨幅指对应时间阶段内
的涨幅
买入点 开战后一周卖出 开战前一周卖出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油股指 油股指 大盘指 油价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数绝对 数相对 数变动% 变动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收益率%
战前一周 -4.5 -3.5 -1 -22
战前半月 -9.2 -2 -7 -23 -4.9 -3.8 -1.1 -1.3
战前1个月 -7 -3 -4 -25 -2.7 0 -2.7 -4.7
战前3个月 -8.5 -8.5 0 -46 -3.9 -5 1.2 -27
战前6个月 -12.1 2.6 -15 18 -6.7 7.6 -14.3 52
注:上表假设在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前不同的时间点买入英国石油股指
数,并分别在开战争前后一周卖出石油股指数,对应的指数收益率水平,并且包
括石油股的分红
润滑油的其他
2002-2011年,中国润滑油消费量从409万吨增长到710万吨,年均增速为6.32%,是全球市场为数不多的一直保持增长的市场之一。2012年,受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国内润滑油需求下降,实际消费量较上年基本持平。
中国润滑油市场在未来5年中仍将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中国润滑油消费量有望超过800万吨;预计到2020年,中国的润滑油消费量会超过美国,详见《前瞻中国润滑油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现在(指2013年10月止)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润滑油行业发展也随之兴起。机械化的程度越高,润滑油的使用率就越高,前景一片光明。
中国工业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铁矿石、冶炼、精密仪器制造对润滑油的需求成倍增长,而在汽车后市场时代,中国成为了国际车用润滑油的必争之地。2012年润滑油行业,最令人兴奋的是本土品牌的兴起,打破了国际润滑油巨头及国内垄断企业一头独大的局面。
国内汽车工业对高档润滑油的旺盛需求带动了技术研发和产品的不断升级。确定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在强手如林的中国车用润滑油行业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广大的车用润滑油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所在,车用润滑油企业参与市场活动,在市场竞争中要取得主动权,必须依据市场营销环境的现状、发展趋势和企业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科学而合理地制定企业的发展策略和努力目标。将品牌建设、产品优化与市场拓展三方关系协调统一并形成战略部署,以品牌为保障,以产品带市场,成为国内润滑油市场的发展趋势。 一、商用车国Ⅳ标准尘埃落定
出现概率:95%
在2011年的《2011年中国润滑油行业十大猜想》中,笔者曾经预言,商用车国Ⅳ标准将会是“前景光明、道路曲折”,果然,在原定的2012年1月1日这一国Ⅳ标准实施期限来临之际,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延迟实施的通知,不过,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2013年1月10日,环保部发布公告称,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车用压燃式发动机与汽车,都必须符合国IV标准的要求。此外,北京市环保局也于近日(指2013年10月止)宣布,北京市将在全国率先实施国V机动车排放标准,时间表确定在2013年下半年。
之所以说这一次是“动真格”,最大的原因是去年年底以来在微博上激起轩然大波的北京PM2.5污染事件,由美国大使馆发布的北京空气污染指数让国人第一次意识到了导致国内多个城市近年(指2013年10月止)来空气质量严重恶化的“罪魁祸首”——这种叫做PM2.5的污染物质,而国IV标准的全面实施,将是有效治理PM2.5污染的重要手段。
氮氧化物是和城市大气中导致灰霾的细颗粒物(PM2.5)关联密切的气体,国IV标准的实施,将可以使得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近50%,进而有效减少PM2.5的污染。
对于润滑油行业而言,明年商用车国Ⅳ标准的实施,意味着符合国Ⅲ标准的CH-4等级柴机油将会成为各大品牌今年的市场主力销售产品;而低一个级别的CF-4柴机油,预计今年在行业内的整体销售将会出现明显的下滑。明年下半年之后,随着国Ⅳ标准的全面实施,作为国Ⅳ商用车最低机油配置的CI-4柴机油将会迎来销量的大爆发。
二、国际形势动荡不安润滑油价格蕴藏暴涨可能
出现概率:90%
2012年,从全球市场来看,影响国际油价的两大热点将会是伊朗战争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前者一旦引爆,将会导致国际油价暴涨50%以上,而后者则将是拖累油价下行的主要因素。从目前的市场演变来看,由于美国经济相对恢复较快,减轻了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因此,伊朗战争危机将会是今年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主要外部因素,润滑油价格也因此而蕴藏了暴涨的可能。
目前,由于美国、以色列、伊朗等相关国家都不敢贸然行事,但由于各方利益在本质上不可调和,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湾地区开战的风险将会越来越大,叙利亚危机的演变也有可能对伊朗局势产生“导火索”的影响作用。
三、乘用车、商用车油耗标准实施节能型机油迎来更大市场空间
出现概率:65%
今年1月1日起,《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商用车燃料消耗量测量方法》两项国家标准开始正式实施,这两项标准可以说是对于汽车企业戴上了一道节能的“紧箍咒”。
2009年就开始起草讨论的乘用车第三阶段燃油限值标准,不是前两个阶段标准的简单升级,而是从评价体系到评价指标都进行了全面更新,这一标准是参考美国《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性法》,将车企生产的所有车型产量纳入整体评估范围。作为一项国家强制标准,其目标是车企燃油限值比第二阶段下降20%,到2015年,全国平均乘用车燃油消耗量要降到百公里7升左右。
为了实现这一指标,乘用车厂家今后数年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实现油耗的降低。在这一背景之下,具备更强节油性能的SN/GF-5发动机油,将会迎来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在去年的“十大猜想”中,笔者曾经预言了SN机油的崭露头角,果不其然,在这一年中,“龙蟠至尊SN”、“美孚1号SN”等新品都在市场上激发了热烈的反响;预计2012年,SN油品将有望在车厂的装车及售后服务用油领域内取得突破。
四、润滑油行业“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出现概率:40%
“中国制造”在各行各业都已走向世界,而在润滑油行业却还是乏善可陈。2012年,这一局面将会实现一次大的突破。投资5.8亿元的中石化新加坡润滑油脂项目,将在今年10月底具备投产条件,一期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这将标志着中国企业首次开始在海外建厂生产润滑油产品。
其实,目前国内市场已经有一些在海外OEM生产的润滑油产品,例如原产自美国的SPEED摩油等产品,国产的“虫胶净”挡风玻璃清洁剂还成功地进入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军需品供应系统。但整体而言,国内润滑油企业要想大规模地向海外进军,目前还受制于国家的有关政策限制。在现行的许可证制度之下,实际上只有垄断国企具备直接出口润滑油产品的能力,要想真正实现中国润滑油出口的“百花齐放”,还有待于国家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松绑。
五、行业格局生变民营领军企业将异军突起
出现概率:50%
中国润滑油行业长期维持着国有、外资、民营品牌“三分天下”的格局,其中,统一润滑油这家合资企业由于其昔日“民营老大”出身的“血统”,在整个行业中又具有某种独特的地位。然而,合资五年以来,随着壳牌对其中国业务定位的变化,统一润滑油这一“独特”地位的尴尬性也日益明显。1月31日,统一润滑油的灵魂人物——总经理李嘉正式离职,这一消息随即在行业网站成为头条新闻,离开李嘉之后、由原杜邦应用面材总经理陈翠薇接任总经理职位的统一,未来的走势以及对国内润滑油格局变化带来的影响将会令人关注。
作为中国润滑油行业“三极”之一的民营企业,经过十多年的竞争磨练,正在变得日益成熟。市场上坚持品牌化运作思路的几家民营润滑油企业,市场保护规范、售后服务完善、产品质量可靠,正在得到各级经销商和消费者们越来越多的青睐。
六、更多润滑油企业携手资本市场
出现概率:45%
2011年4月20日,国内首家拟上市润滑油企业——高科石化的上会申请被否,宣告了国内润滑油企业首次向资本市场的冲击以失败告终。
去年12月15日,《金陵晚报》以《江苏新股冲关被否原因曝光》为题,介绍了这家“润滑油行业上市第一勇士”冲关失败的原因:证监会内部资料显示,高科石化过会被否,主要问题出在原材料供应的风险。由于其主要原料基础油约占公司生产成本的90%,原料基础油及产成品润滑油的价格均随着国际原油价格变化不断波动。根据申报材料披露的敏感性分析,2010年基础油采购价格每增加1%,毛利下降6.58%,利润总额下降14.08%。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抗风险能力不强。而且,高科石化也没有在申报材料中充分披露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有效措施。
高科石化冲刺上市的失败,并没有阻挡其它企业“联姻”资本、迈向上市之路的热情,据笔者所知,目前业内至少有三家润滑油企业仍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上市事宜。但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沪深股市急剧降温,资本市场陷入“寒冬”,再加上基础油价格波动的风险在今年尤为突出,因此,这些拟上市企业能否在今年成功冲关,避免重蹈高科石化的“覆辙”,确实不容乐观。从证监会网站2月1日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来看,目前排队等待上市的495家公司中,也没有一家是润滑油企业。
当然,从长远来看,到2014年,国内润滑油企业将会迎来一波比较适宜的上市时间窗口。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中石化旗下长城润滑油有可能分拆上市,二是国内及亚太地区基础油产能供应的大幅增长,三是中东战争危机的解决。
中石化目前的掌门人傅成玉在此前任中海油总经理期间,曾经成功推动旗下的中海油服、中海化学、海油工程等多家公司在香港和上海上市,中海油服还连续三年入选标准普尔“全球最具投资价值30只股票”。因此,对中石化进行分拆上市、体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自然也是“傅当家”上任之后的题中应有之义。
根据里昂证券不久之前引述中石化管理层意见所出具的报告,中石化目前正在考虑集团重组,包括分拆旗下油田工程服务、润滑油等五项业务独立上市,以反映其真正资产价值。
中石化长城润滑油目前每年产量接近160万吨,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至40%,若按15倍市盈率招股,上市后的市值将达到约300亿元。长城润滑油若能成功上市,将为国内润滑油企业后续的上市申请铺平道路。
此外,亚太地区及国内基础油产能供应今后几年的大幅增长,将有效缓解基础油价格波动对润滑油企业利润的影响。壳牌公司位于卡塔尔的年产150万吨GTL基础油项目在今年年初正式投产,6 月,韩国SK 润滑油公司将在亚洲新建一套三类基础油装置,加上国内中海油和海南汉地阳光的基础油装置升级,预计到2013年年初,国内基础油的供应情况将会大为缓和,发审委委员们质疑的原材料供应问题届时也将迎刃而解。
七、网络销售继续快速增长
出现概率:80%
在去年的“十大猜想”中,笔者曾经指出了“网上卖机油成为新潮”这一趋势,如今,这股电子商务的风潮已经“吹”到了汽车配件行业,1月11日,全球知名的汽车技术及服务提供商博世集团,正式在淘宝商城投入运营旗下汽车配件产品的官方线上交易平台——博世汽车配件官方旗舰店。
这是继长城、龙蟠、奇瑞、吉利、斯柯达等多家润滑油及整车品牌相继推出网购销售模式以来,第一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杀入网购领域。至此,除轮胎企业之外,汽车各细分行业的企业旗舰店都已经实现了在电子商务领域内的“会师”。
在2012年,笔者预计润滑油产品的网络销售,尤其是合成SN、SM汽机油的网络销售,仍将保持200%以上的增长速度。这一趋势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广大的私家车用户这一终端消费者群体。但随着网络销售规模的不断扩大,厂家和传统渠道经销商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渐凸显,如何考虑为电商渠道量身定制专门的产品线,化解网络销售与传统渠道销售之间的矛盾,将会是行业的“先行者”们今后需要着手予以化解的一项课题。
八、绿色营销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出现概率:50%
什么是“绿色营销”?按照的定义,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绿色消费的消费习惯,将绿色环保主义作为企业生产产品的价值观导向,以绿色文化为其生产理念,力求满足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所做的营销活动。
事实上,从国外企业的发展史来看,最早提出“绿色营销”概念的,也正是雪佛龙、杜邦等石油化工企业。在中国润滑油行业内,壳牌面向中小学生的环境保护宣传项目“美境行动”目前已在国内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18个城市中开展,参与学生累计逾百万。国内首家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公益组织的龙蟠石化,也已经连续两年向联合国递交了中英文版本的《全球契约履约进展报告》。
从润滑油作为石油产品的行业属性而言,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在使用过程中对于环境影响的敏感性等特点,都决定了这个行业应当是一个与企业社会责任、与“绿色营销”密切相关的行业,在绿色营销方面的深入建设,也体现了企业品牌发展对于社会贡献价值的深层内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润滑油企业走上品牌化发展之路,“绿色营销”将会成为未来中国润滑油行业领军企业的营销发展主流趋势。
九、品牌宣传掀起“微博大战”
出现概率:30%
正如笔者在去年的“十大猜想”中所说,随着消费者“日益精明”和媒体集中度的稀释,国内各行业整体上已经走过了依靠央视广告砸品牌的阶段。从去年各大品牌的宣传来看,笔者认为发生概率较小的“央视广告大战”也没有出现。
国内最为热门的媒体无疑是新浪微博,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品牌宣传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多家润滑油企业现在都已经在新浪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因此,继2011年进军淘宝,开通网上销售之后,2012年的新一轮润滑油品牌网上宣传竞争将有可能在微博这一平台上发生。
十、更多品牌开始关注经销商利益
出现概率:55%
2011年,受国内汽车行业增速低迷的影响,国内润滑油销售增速放缓,众多品牌的经销商利益更是受到严重挤压。但目前,润滑油行业内的很多品牌只片面地关注自身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和销量的增长,忽视了经销商的利润。而在这一过程中,修理厂二级渠道成了各品牌竞争“渔翁得利”的最大受益者,在各个品牌经销商的竞争中,二级渠道的胃口被宠得越来越大,赚取着与本身销售层级不对等的高额利润。经销商为了扩大销售量,就只有不停地给下级客户开展搞促销、送礼品等等花样翻新的一系列活动,促销力度越做越大,最终不断地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在厂家和市场的两头压力下,利润空间被不断削弱,最终对行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发展
2000年来,随着中国工程机械、电力、汽车、冶金、钢铁、模具、机床行业的快速增长,装备技术的不断提升,中国润滑油需求量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市场。中国润滑油需求量逐年上升的同时,用油档次也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档油品直接与国际接轨,润滑油市场作为汽车后市场的一部分也逐步形成了进口品牌与国产品牌两大阵营中国润滑油市场已经成为近十年来世界润滑油消费的热点地区,吸引着全球主要的石油巨头和独立润滑油商在华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润滑油消费量增长较快,但是人均消费量依然偏低,目前中国人均润滑油消费量为4.5千克/年,与发达国家人均15-25千克/年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可见中国润滑油消费仍有较大增长潜力。随着润滑油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润滑油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润滑油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产业需求的深入研究。 油罐局部快速加热器工作原理:
1、将“涡流热膜换热器”沿储罐径向伸入油罐底部,热媒介质(蒸汽)走管程,油品从壳程内德管间
流动,壳体吸油口直接连通罐内介质。
2、在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设温控阀,通过感温探头对油品出口的温度的检测来控制换热器的蒸汽入口蒸
汽进量,从而确保油品温度的恒定。
换热器采用高效换热元件——涡流热膜管,保持油品在管间合理流动,热效率是普通换热器的3-5倍,
其强化传热机理是:油品流体在内外表面流动时设计成紊流流动,产生强烈的震荡和冲刷作用,流动的方
向不断改变,是紧贴管壁表面的高温油品流体不断更换,隔热层变薄以至破坏,金属表面热量传递加快,
流体微观涡流加强,使油品流体内部热扩散强化。不会使贴近管壁表面的流体产生局部高温过热,因此可
使油品既得到适当,充分的加热又无结焦分解的可能。既传热量好,又不会阻力很大。
加热特点:
1、加热速度快,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
2、可对油品定量加热,需要多少加热多少。
3、油品不会出现局部高温、炭化,保证了油品质量及加热器传热效率。
4、油罐内出油口温度最高,保证了倒出油品流动性。
5、避免反复对罐内油品进行加热,保证了油品色度、降低了油品处理的成本。
6、使用寿命长,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极大的提高了换热器整体性能。
7、工艺结构设计先进,保证了油品顺利流出及较好的“抽罐底”作用。8、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可根据油品的进出温度及倒油流量控制蒸汽进给量。
9、结构紧凑,安装与维修方便,不会因为加热器的安装而影响罐体的安全。与U型管换热器比较,在
同等换热面积情形下:涡流热膜换热器的外型尺寸,仅为U型管换热器外形尺寸的二分之一左右。
10、相对于电加热方式,更安全,加热更温和,对油品品质影响更小。
据石油化工技术推广中心介绍,此新型油罐加热技术已经获得多项国家专利,已经在中石油多个油气
储运单位得到应用。
应用案例 加热方式 热媒体 倒油量 升温温度 生产时间 冷凝水温 蒸汽耗量 列管式加热器 0.8Mpa饱和蒸汽 60T/t 30-60℃ 14小时30分 100℃ 14.6吨 新型快速加热器 0.8Mpa饱和蒸汽 60T/t 30-60℃ 1小时30分 55℃ 1.96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